发布时间:2025-02-22 10:33:21    次浏览
【概要】27年石景山燃煤热电厂粉尘降了16倍为蓝天关停绝不含糊 老职工在2号发电机组前合影留念老职工在2号发电机组前合影留念昨天,距离百年京能石景山燃煤热电厂最后一台发电机组关停已经过去了168个小时。早上,51岁的苏金海仍然来到厂里上班。以前,这个时候是老苏最忙的季节,检修厂里所有的除尘设备,钻进喷淋塔(燃煤脱硫设备)查看喷淋设施。可这几天,老苏却不忙了,手里的活儿也第一次变了模样。放空喷淋塔里的所有润滑油,回收运出车间,把塔里的石灰浆液全部固化成块,彻底冲洗喷淋设备……“今后再也用不着了,为了安全,我们得把最后的工作干好。”苏金海说。今年51岁的苏金海,20岁就来到石景山燃煤热电厂,他把人生最好的30年都给了这里。从最初的一名锅炉值班员成长为厂里主管环保工作的“除尘主管”。为了热电厂的减排,他和工友们一起还申请了多项发明专利。2015年3月19日上午9点25分,陪伴了老苏26年的2号发电机组关停,风管再也不会将煤粉吹进锅炉,老苏再也听不到它运转时发出的轰鸣声。那一天的那一刻,老苏没有出现在关停现场,因为心里不忍。过后的几天里,他也没有再与它合上一张影,直到昨天记者们的出现,才为老苏留下了一张合影。“热电厂里每一个员工都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情感,但为了北京的蓝天、减煤,我们必须作出牺牲。”京能石景山燃煤热电厂的年发电量达到50多亿千瓦时,是北京重要的电源支撑点,供热量1200万吉焦,供热面积可达3000万平方米,是北京地区最大的热电联产发电企业,也是首都西部最大的集中供热热源。从1988年以后4台发电机组先后投入使用,一天就要消耗掉上万吨的燃煤。老苏说,作为热电厂除尘主管,他的环保理念也是跟着时间逐步建立和提升的。“上世纪80年代,我和很多人一样,认为烟囱不冒烟就没干活儿。”1988年左右,热电厂采用的是三电场除尘,粉尘排出量当时是160毫克/立方米;到了2000年,建设了五电场除尘法,粉尘排出量降为100毫克/立方米;2007年,为了奥运会的大气保障,热电厂进行了减排大改造,8年来,厂里投入了数亿元进行除尘、脱硫、脱销设备的更换、改造。在关停前,热电厂的粉尘排放降到了10毫克/立方米,脱硫率也达到了97%到98%,比北京市的规定标准还要低。“关停前,除了水蒸气你用肉眼已经看不到烟了,我们一直在为减排做着不懈的努力。”今年3月初,石景山热电厂关停前有在职职工1250人。对于今后的去向,老苏说他还没想,不过会听从组织分配,他希望还能发挥余热,把自己减排的小发明用到更多的地方。